国产显卡当前整体性能已接近国际中端水平,在AI算力和性价比方面表现突出,但游戏生态和硬件制程仍有差距。
以下是具体分析:
一、技术进展
游戏性能提升显著
摩尔线程的MTT S80显卡通过驱动优化(如2025年v290.100更新),在《瘟疫传说:安魂曲》等游戏中帧率提升超120%,《原神》1080P中画质可稳定60帧。
理论测试中,MTT S80的像素填充率达158.2GPixels/s,超过RTX 3060(57.3GPixels/s)。
AI算力突破
支持万亿参数大模型训练,通过DualPipe算法提升30%训练效率,FP8推理速度翻倍,对标英伟达A100集群。
登临科技的GPU+在AI能效上超越传统GPU。
二、产品布局
价格覆盖广:从399元的MTT S30(办公/4K解码)到万元级AI智算方案,满足多场景需求。
国产化全栈方案:夸娥智算方案已落地头部企业,成本比进口低40%。
三、主要挑战
游戏兼容性:仅适配30% Steam热门3A大作,DirectX 11/12支持有限。
硬件差距:MTT S80 FP32算力14.4TFLOPS,接近RTX 3060(12.7TFLOPS),但依赖台积电7nm制程。
生态壁垒:CUDA生态仍主导市场,但Torch-MUSA框架开源为开发者提供迁移路径。
四、未来展望
若国产显卡能实现与NVIDIA 1080相当的性能(约当前中端水平),将可能打破垄断。随着驱动持续优化(如摩尔线程年更8次驱动)和DeepSeek等开源生态支持,国产GPU有望在AI和信创领域加速替代。